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的重要危险因素。全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而且6成以上的冠心病病人、8成以上的脑梗病人、9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病病史。可以说“高血压”是无声的杀手。随着气温的骤降,加上疫情的影响,好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又开始飙升,如何走出高血压治疗误区,今天就让郑州阳城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许庆华副主任医师谈谈高血压治疗的十大误区以及如何科学治疗高血压。
误区一:血压高是人之常情
有的人认为既然高血压找不到原因,应该是体质关系,和人的身材有高有矮、有人容易过敏的道理一样,不必控制,降下来反而不好。
其实,高血压需控制,才可降低血管与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的合并症。
确实有超过九成的高血压是没有确切原因的“原发性高血压”,这和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有关,但无论是原发性或因其他疾病(例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若不及时治疗,对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的伤害就在持续进行。高血压可怕之处,在于它的长远杀伤力。
血管就好比堤坝,平日下雨,水量大些看不出堤坝是否稳固,但长期遭受高水压冲击,就可使堤坝出现缺口甚至坍塌,一旦碰上飓风暴雨,水压暴升,大江溃堤酿灾祸只是瞬间的事情。人的身体亦是如此,会逐渐适应血压增高,但血管与心、脑、肾等器官已经在慢慢受伤。
高血压若不控制,对身体主要器官心、脑、肾、眼、周围血管的损害有:
心脏:血压高造成动脉阻力增加,导致左心室得更用力才能将血液打出去,长久下来左心室会变肥大,致使心脏衰竭;供应心脏血流的冠状动脉硬化,因而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
大脑:高血压造成脑血管破裂出血,或是血块阻塞血流至大脑各部位,是引起中风主要原因。
肾脏:血压高会使肾脏血液循环恶化,破坏肾功能,引起肾衰竭。
眼睛:造成视网膜病变,严重会失明。
动脉:血压高可能使动脉内膜增厚,使血管硬化,管壁变厚且狭窄;并会破坏动脉管壁,形成斑块或动脉瘤,万一发生主动脉剥离、破裂,将比心肌梗死更加危险。
代谢症候群:高血压经常带来另两个“坏朋友”——高血糖和高血脂,将来易发展成糖尿病、心脏病、中风。
误区二:只要有一个值正常,就问题不大
高的那个血压(收缩压)高一点没关系,因为低的血压(舒张压)正常比较重要。其实,舒张压和收缩压一样重要。尤其50岁以后,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重要。过去有舒张压比收缩压重要的说法,认为低的血压不超过90mmHg就不算高血压。但美国、欧洲及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均认为,年龄超过50岁的高血压病人,要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控制收缩压比舒张压更重要。
误区三:近期血压没高过,药就先停停
有些患者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高血压已治愈,而自行停药。这是非常有害的做法。高血压和伤风感冒不同,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被控制,这就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坚持服药是高血压患者的长寿之路”。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血压波动过大,对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更严重。正确的做法是,在长期的血压控制达标后,小心地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只对那些能够严格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患者可以减药量。在减药的过程中,必须监测血压的变化。
误区四:随心所欲服用降压药
有些人患高血压后,不按医嘱服药,随便找点亲戚朋友的药来服用,或者按药店的推荐用药,或者偏信广告中的“好药”;有些人认为价格越贵的药越是“好药”,一味追求那些新药、特药;有些人看别人服用什么降压药有效,就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自行购药服用,这些做法都是盲目性的,有害的,也不安全。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降压机制各不相同,都有其适应证,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伴随的靶器官损害的情况,选择能有效降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才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误区五:只服药而不看效果
有些人以为只要服药就万事大吉,再也不用担心了,不关注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样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另外,降压强调个体化用药原则,坚持定期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以便掌握用药与血压变化的关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剂量或怎样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稳定在理想水平。
误区六: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
有些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西药有毒副作用,有不良反应,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经医生根据病情,作必要的化验检查,兼顾到患者的血压水平、并存的其他危险因素、伴随的靶器官损害的情况,选择能有效降压、对患者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保护靶器官的药物。
误区七:靠输液治疗高血压
有的患者想依靠输几天液降压。除了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等,需要静脉点滴降压药,以快速降压外,一般的高血压不需要输液治疗。有的患者认为输液能活血化淤,改善循环,预防血栓。其实平常输液对预防血栓是没有作用的。长期坚持规律地口服降压药并综合干预其他危险因素(必要时降糖、降脂、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误区八: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人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除非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了危险,必须快速降压。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掌握缓慢、平稳的原则,4~12 周达到目标值。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
误区九:过于迷信纯天然药物
好多人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纯天然药无毒无不良反应。某些人就利用患者的心理,宣扬某些天然药品的疗效,宣传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某些天然药降压,可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其实,天然药同样也有不良反应。大多数纯天然药降压的真正效果尚待研究确定,不要盲目迷信。
误区十:迷信保健品及保健仪器降压作用
有些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西药有不良反应,不愿意长期服用西药。有人就宣传鼓吹某些保健品、保健器具的“降压疗效”,可使高血压患者摆脱西药不良反应的困扰。实际上,保健食品、饮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枕头、降压手表、降压项链、降压帽、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有的即使有,降压作用也很轻微,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还造成延误规范治疗的时间,最终危害健康。
高血压那么可怕,那么我们降压目标是多少呢?
1.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 140/90 mmHg 以下;
2.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应降至 130/80 mmHg 以下;
3.年龄在 65~79 岁的患者血压降至 150/90 mmHg 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 140/90 mmHg 以下;80 岁及以上患者降至 150/90 mmHg 以下。
高血压的治疗除了用药,调整生活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降压手段,郑州阳城医院许庆华副主任医师在此建议广大高血压患者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辅助降压治疗。
1.减少盐的摄入,每日盐的摄入不超过6克。
2.健康饮食,新鲜的瓜果蔬菜、乳制品、豆类等可以适当多吃;含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或高盐高糖的食物少吃。
3.戒烟限酒。
4.控制体重。
5.规律运动。
6.调节情绪,减轻压力。
7.减少暴露在污染空气中等。
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10mmHg或舒张压每降低5 mmHg,死亡风险降低10%~15%,脑卒中风险降低35%,冠心病风险降低20%,心力衰竭风险降低40%。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希望大家早日走出降压治疗的十大误区,科学治疗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