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胃癌患者越来越年轻?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作息规律等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很多疾病容易找上我们,比如胃癌的诱因就有可能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或者长期高盐饮食、晚餐吃的晚等。
一: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感染者患癌率远高于未感染者,幽门螺杆菌(HP)会随着打嗝或者胃反流涌到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上,通过说话很容易传播到别人嘴上。
呕吐发酸水时,幽门螺杆菌(HP)也会被带出来随着空气传播数米远,遍布周围的环境,总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进入下一个人的胃里,所以一些多口之家,一旦有长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P)小孩子也很难幸免。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做体检的时候增加了碳13检测(尿素呼气试验),可及早地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杆菌(HP)。两种方法,无创和有创,有创是内镜下的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等;无创为血清型检测,尿素呼气试验、粪便的抗原的检测等。最常见的还是碳13检测(尿素呼气试验),根除幽门螺杆菌(HP)时年龄越大,患胃癌风险就越高,所以一定要早检查。
二:饮食结构不均衡,长期高盐饮食;一些年轻的确诊患者就是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均衡长期高盐饮食,如长期摄入高盐食品腌肉、咸鱼、外面等导致胃粘膜受损,出现炎性刺激,最终癌变。
我国的胃癌高发地区有辽宁、山东、甘肃、福建、江苏。除了我们的食用盐之外,还有防不胜防的“隐形盐”,那就是纳的摄入,1克纳约等于2.5克盐,因此平时吃的零食等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中的纳含量乘以2.5便可得出其含盐量。
三:晚餐吃的很晚,很多人晚餐没有规律,经常进食过晚,导致胃还没有排空就睡觉了,这种方式对胃粘膜造成损伤。因此建议晚餐要与睡觉时间至少间隔2个小时以上,等胃排空。那些本身就有胃病的人,胃粘膜本身就有损伤,若是长期的进食过晚,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得胃癌多数都是与以上三种因素有关系,当然,有的也要因人而异。
胃癌早期有什么症状呢?
1、上腹部出现饱胀不适
这种饱胀感并不强烈,但是会经常反复的出现。
2、上腹部疼痛
胃癌早期经常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不易缓解,随着病情加重,疼痛感越强,持续时间也更长。
3、出现消化不良或者食欲不振的现象
肠胃不好的人,会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胃癌早期患者,还会经常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
有的人一旦胃部出点小毛病,为明确病因就服药,有的药物容易损伤胃粘膜,加重病情,如乙酰水杨酸类(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物(消炎痛、布洛芬等)、激素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等)、
4、大便潜血或者黑便
如果胃发生肿瘤、溃疡,导致出血,鲜血就会从肛门以大便的形式排出,而在肠道中,红色的鲜血会经过还原反应变成黑色,这在医学上称为“柏油样便”还有不成型、粘腻等表现。
5、规律性胃痛
这类疼痛规律和犯胃病的疼痛规律不同,即使吃了胃药也打不到良好的效果。据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每年胃癌死亡人数将近40万。从治疗效果看。5年存活率低于30%,且发病率趋于年轻化。
因此我们要在一定时间内去做胃镜的筛查,尤其是胃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人群;
(2)曾感染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人;
(3)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
(4)不明原因的消瘦且没有食欲;
(5)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6)曾经得过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的人。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胃呢?
1、早发现早治疗幽门螺杆菌(HP),口口相传、粪口传播是幽门螺杆菌(HP)重要途径,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分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P)不嘴对嘴给小孩喂食或者亲吻、用公筷公勺、饭前便后勤洗手等。
2、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我国人均食盐摄入量为12g左右,而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食盐6g,有基础疾病的人摄入4g。
3、不吃太烫的食物,摄入食物和茶水的温度不超过45度。
4、七分饱原则,我们的消化时间越长,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5、胃病要早治疗,常见胃病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应及早找医生明确病因,医学专家早就把胃溃疡列为癌前病变之一。
来源:健康科普讲堂